首页

闻女主人臭棉袜脚下闻脚

时间:2025-05-30 03:15:44 作者:包粽子制香囊穿汉服 华裔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在南京体验中华文化 浏览量:23456

  中新网南京5月29日电 (施红 朱晓颖)学习挑粽叶包粽子、碾香料制香囊、尝试汉服妆造……28日,“同乡共井·寻味秦淮——华裔新食代”端午传统美食文化体验活动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举行,近20名在南京各高校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在南京过端午节,通常包的粽子有四角粽、三角粽、异形粽等。大家先捏起三片粽叶,卷成漏斗状,再选择甜口或咸口的馅料塞入其中、压实,用粽叶将口封住,用绳子把粽子扎紧。”当天,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向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介绍中国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习俗,并手把手教学生们包粽子。

  在制作香囊、汉服妆造体验环节,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挑选艾草、陈皮、薄荷、茉莉、玫瑰、薰衣草等原料放入研磨器里,进行手工研磨,将磨好的香料装进香囊里;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美容美发专业学生的帮助下,女生们盘起不同造型的中式发髻,佩戴上流苏珠钗,换上汉服,体验中式美学与浪漫。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的马来西亚留学生雷家悦告诉记者,曾祖父祖籍为中国海南省,他是家族中的华裔第四代。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在端午节有吃娘惹粽的习俗。和南京的粽子不同,娘惹粽的颜色是类似青花瓷的蓝色。“这次在南京第一次尝试自己动手包粽子,尝试本地粽子的味道,这样的体验很有趣,感受到犹如家庭亲情的温暖。”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表示,她们对中华传统文化都很感兴趣,为此一同到访六朝古都南京,进入高校求学。此次第一次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佩戴发簪的经历让她们难忘。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南京市秦淮区台办主任、侨办主任江颖在致辞中表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南京是中国六朝古都,希望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南京多走一走、看一看,通过文化体验,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文明互鉴的实践者、创新传承的探索者。

  当日,参与体验活动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获颁相关证书,并集体合影留念。(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大港油田刷新国内侧钻井尾管下入最长记录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天津“一基地三区”定位,滨海新区是重要承载地。抢抓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窗口期,滨海新区持续提升载体功能,加强现代服务业、金融、社会事业等重点项目导入,着力打造标志性承接集聚区,协同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新疆:“戈壁滩”蝶变“米粮川”

如何理解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就这一重要问题,米勒-怀特回答道,“从1997年起,我就被中国的魅力吸引,这个国家拥有可爱的人民,还有高效、权威、有责任心的政府。”

“一老一小”如何防范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疫苗能同时预防甲流和乙流吗?丨时令节气与健康

“一周后退烧出院回家,看到女儿的那一刻,所有的痛和苦全都忘掉了,心里充溢的是一种幸福和感动,为了这个独一无二的小生命,一切都是值得的。”曹小楠告诉记者,当她彼时在电脑上敲下这段文字后,内心百感交集。

“英雄城”南昌奏响苏州评弹 赣苏旅游业签约客源互送

耶伦再谈中国存在所谓“产能过剩” 中国外交部驳斥

清华大学化学系李亚栋院士认为,该项成果解决了多相催化研究中的一个重大基础科学难题,对高效负载型催化剂的理性设计极具指导价值。李微雪教授表示,该成果有望加快新催化材料和新催化反应的发现,推动能源、环境和材料的绿色升级。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